螺杆空压机的润滑油兼具润滑、密封、冷却、降噪四大核心作用,缺油(油位低于视镜1/3或油路中断)会引发连锁故障,短则导致设备停机,长则造成主机报废,需高度警惕。以下是缺油的主要危害及应对措施:
一、主机转子严重磨损(蕞致命后果)
危害表现
正常运行时,阴阳转子间及转子与机壳间通过0.1-0.15mm油膜隔离,缺油会导致金属直接摩擦,产生划痕、凹坑甚至咬合。初期表现为排气量下降10%-20%,后期转子卡死,电机过载跳闸,拆解可见转子齿面呈“搓板状”磨损。
案例:某工厂空压机因回油管堵塞缺油运行2小时,转子啮合面磨损达0.3mm,维修费用超10万元。
预防与解决
每日检查油位(停机10分钟后观察,需在视镜1/2-2/3处),油位低时补充同型号压缩机油(禁止混用不同品牌);
定期清洗回油管和油滤(每2000小时),避免油路堵塞导致的“假缺油”;
加装油位传感器,缺油时立即停机并报警(响应时间≤3秒)。
二、排气温度骤升引发安全风险
危害表现
润滑油承担40%的散热功能,缺油会使排气温度从正常70-90℃骤升至120℃以上(超过润滑油闪点100-110℃)。高温导致油膜破裂,润滑失效加剧,同时油蒸气可能被点燃,引发机房火灾;橡胶密封件(如O型圈)因高温老化,导致油气泄漏。
预防与解决
检查温控阀(正常85℃开启)和冷却器,确保散热系统正常;
设定排气温度保护(超过105℃停机),定期校准温度传感器(误差≤±2℃);
缺油高温后需更换所有橡胶密封件(耐温等级需≥120℃)。
三、油气分离系统失效
危害表现
油气分离器滤芯依赖油膜吸附细小油雾,缺油会导致分离效率从99.9%降至80%以下,排气含油量从0.01mg/m³升至5mg/m³以上。过量油雾进入管道,导致气动元件积油、过滤器堵塞,下游设备(如喷涂设备)产品质量受影响(出现油斑缺陷)。
预防与解决
缺油后需立即更换油气分离器滤芯(避免干烧导致滤芯焦化);
检测排气含油量(用称重法或激光油雾检测仪),超标时排查油路;
加装油雾报警器,含油量>0.1mg/m³时预警。
四、轴承过早损坏
危害表现
空压机轴承(径向轴承、止推轴承)靠压力油润滑,缺油会导致轴承滚子与滚道干摩擦,温度升至150℃以上,保持架融化。初期表现为轴承异响(“沙沙”声),振动值从≤2.8mm/s增至5mm/s以上,蕞终轴承碎裂,轴系卡死。
预防与解决
每4000小时更换轴承润滑脂(锂基脂2#,填充量为轴承腔1/2);
用振动仪定期检测轴承振动(每月1次),超标时停机检查;
缺油后需全面检测轴承游隙(超过0.03mm必须更换)。
五、系统效率大幅下降
危害表现
缺油导致密封失效,压缩过程中气体泄漏量增加30%-50%,比功率(单位排气量能耗)上升15%-20%。例如,10m³/min机组正常比功率6.5kW/(m³/min),缺油后升至7.5kW/(m³/min),年多耗电费约3万元。同时,压力稳定性下降,波动幅度从±0.02MPa增至±0.05MPa,影响气动设备精度。
预防与解决
缺油修复后进行能效测试(按GB/T19153标准),确保比功率达标;
优化供油系统压力(正常0.2-0.3MPa),检查油泵流量(符合手册要求);
建立油质检测制度(每6个月测黏度、酸值,超标立即换油)。